我們提到“潰瘍”,可能大多數人都知道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知道的人卻并不多,還有許多人以為胃潰瘍即為十二指腸潰瘍。那十二指腸潰瘍究竟是何種疾病呢?又應該如何治療呢?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
十二指腸潰瘍是我國人群中常見病、多發病之一,是消化性潰瘍的常見類型。好發于氣候變化較大的春冬兩季。男性發病率明顯高于女性。臨床上十二指腸潰瘍比胃潰瘍更為多見,目前的發病率統計為1.56:1。
十二指腸,是人體介于胃與空腸之間的一個器官,十二指腸的形狀呈"C"形,位于肚臍的上方。十二指腸潰瘍是指十二指腸黏膜的缺損,深度超過黏膜肌層,甚至粘膜下層,造成的一種非特異性的炎性壞死性的病變。
空腹痛,就是在胃內排空后饑餓時的腹痛感,是十二指腸潰瘍比較特征性的一個表現。大概三分之二的病人會有這個癥狀。還有伴有癥狀是上腹痛、反酸、燒心、打嗝、噯氣、消化不良等。但并不具有特異性,需注意與胃潰瘍、胃炎、胃癌等消化道疾病相鑒別。
它發病的原因比較多
胃蛋白酶與胃酸分泌失調導致胃酸過高造成十二指腸粘膜的損傷;
其次幽門螺桿菌感染;
非甾體消炎藥物的使用;
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尤其飲食了辛辣刺激食物,也會對造成胃黏膜的大刺激;
另外遺傳因素對本病的易感性也起到較重要的作用,患者家族發病率比一般人群高2.6倍。
十二指腸潰瘍是一個可以完全治愈的疾病,惡變率是極少的。
所以在出現以上一些癥狀時,及時早檢查早治療是很重要的。中西藥物結合治療,其中質子泵抑制劑是促進潰瘍愈合的速度較快、愈合率較高,是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首選用藥。
這個疾病容易復發,但是并不可怕,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后期更要調整好心態,生活飲食規律,管住嘴,合理吃喝,按時吃飯,戒煙酒,平時多食用一些健脾胃的食物,如山藥、蘋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