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病困擾著越來越多的人們。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如何預防著寫疾病。
1.飲食:應節制有規律,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進食時要細嚼慢咽,每日進餐不宜多過4餐。食物宜選富營養、新鮮、易消化的細軟食物為主,多吃植物蛋白、維生素多的食物,避免過硬、過辣、過咸、過冷、過熱、過分粗糙、刺激性強的食物和濃茶、咖啡等飲料。用餐時及用餐前后避免大量飲用湯、水,胃酸過多者應避免進食酸、甜食物及一次大量進食稀食。對于腹部脹氣者少吃土豆、紅薯、藕、芋頭及牛奶、豆奶等。不吸煙、少飲酒。
2.起居:作息規律,保證充足睡眠,避免寒冷刺激,適當運動鍛煉。
3.情志:樂觀向上、情緒穩定,避免精神過度緊張、焦慮、憤怒、憂郁、思慮過度。
4.應避免服用損傷胃粘膜的藥物:如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保泰松、吲哚美辛、四環素、紅霉素、潑尼松等,也盡量避免空腹喝中藥,如果非使用不可,也盡量飯后服用或同時服用胃粘膜保護劑。
5.胃鏡檢查是及早正確診斷各類型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及是否癌變的首選有效手段,操作時雖然有瞬時的惡心難受,但多數人可以承受,少數人可以選擇無痛胃鏡檢查。
6.對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或上皮瘤樣變)等癌前病變不必恐懼,要定期做胃鏡追蹤觀察,輕度者1-1.5年復查胃鏡1次,重度者3-6月復查胃鏡1次。
7.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容易因飲食不當、精神壓力情緒波動、煙酒、寒冷刺激等誘發,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的發作多有一定的季節性(冬春、秋冬交替時)、規律性(一年發幾次、幾年發一次)、節律性(進餐時痛、饑餓痛、夜間痛),而慢性胃炎的發作毫無規律。因此,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的治療有固定療程,而慢性胃炎的治療則無固定療程。
8.無論是慢性胃炎,還是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都可能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關,但一定是通過碳14呼氣試驗或胃鏡下取組織進行快速尿素酶試驗或病理檢查確定有此細菌存在才需要用抗菌藥,否則不用;有此細菌存在即說明胃病有傳染,需用獨立餐俱,盡量少在外進餐。
9.如果出現持續胃痛(上腹痛)較劇烈、頻繁嘔吐、大便黑,即說明潰瘍并發了穿孔、幽門梗阻、上消化道出血,需要緊急住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