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肝囊腫大多是先天性的
在健康體檢中,肝囊腫的檢出率為1%~2%。肝囊腫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先天性肝囊腫是由于胚胎時期,肝內膽管或淋巴管發育異常所造成,一出生就存在。后天性肝囊腫可能是肝管發生退行性改變的結果,出生時沒有,以后隨著年齡增長肝內出現的新生囊腫。通常所說的肝囊腫,指的是先天性肝囊腫。
2、肝囊腫一般不會惡變
肝囊腫是一種很常見的肝臟良性疾病。肝囊腫一般呈球形,外殼是纖維性囊壁,其內充滿清亮、無色或蛋黃色、無細胞成分的囊液。大多數肝囊腫體積很小,直徑僅1~2厘米,似葡萄大小。不過,有些囊腫可以長得很大,直徑可達10~20厘米,酷似盛滿水的氣球。肝囊腫可單發,也可以多發(在肝內散在分布)。肝囊腫的生長部位無一定規律,可以長在肝左葉,也可以在肝右葉,還可以分散在左右兩葉。肝囊腫可以很表淺,也可以深達肝實質內,有的甚至緊貼大血管。大多數肝囊腫長期處于“靜止”狀態,不會長大。一般情況下,肝囊腫不破裂、不出血、不感染,也不惡變。僅少數患者可能會發生囊內出血,致使囊液呈血性或伴血塊,有時可繼發感染。
3、大多數肝囊腫無癥狀
肝囊腫生長緩慢,其臨床表現因囊腫位置、大小、數目、有無壓迫鄰近器官,以及有無并發癥而異。多數患者基本沒有癥狀,僅在體檢時被發現。部分患者可能會有腹部不適或疼痛,這可能是由于囊腫位置表淺,與膈肌或腹膜摩擦所致。當巨大肝囊腫擠壓周圍臟器時,患者會感到腹部不適、呼吸不暢、消化不良等癥狀。
4、診斷主要靠B超
肝囊腫的診斷并不困難,主要依靠影像學檢查。在肝囊腫的定性方面,一般認為超聲波檢查比CT更準確。B超對肝囊腫的檢出率可達98%。但在全面了解囊腫的大小、數目、位置,及其與周圍臟器關系方面,CT檢查的指導作用明顯優于B超。
化驗檢查對肝囊腫的診斷價值不大。通常,肝囊腫并不導致肝功能異常,也不會發展為肝癌。但有時為了鑒別診斷,某些血液檢查仍然是必要的,如血液甲胎蛋白(AFP)檢查,可以幫助排除原發性肝癌。
5、多數肝囊腫不需治療
肝囊腫與肝血管瘤一樣,不是腫瘤,不快速長大、不惡變,對患者無威脅,一般不需要處理。肝囊腫甚少自發破裂,即使破裂,囊腫內流出的液體對人體也無害。由于至今尚未發現肝囊腫的形成與某些食物有關,故肝囊腫患者無需忌口。至今也尚未發現家務、運動、工作對肝囊腫的生長有促進作用,故肝囊腫患者不需要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及工作環境。但為了觀察囊腫的變化情況,肝囊腫患者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B超檢查還是必要的。
6、特殊情況需及時處理
1.巨大肝囊腫:少數肝囊腫生長速度較快,當囊腫直徑超過10厘米時,醫學上稱之為巨大肝囊腫。巨大肝囊腫容易引起壓迫癥狀,會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應積極治療。治療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肝穿刺抽取液體,即在B超引導下,用細針將囊腫內的液體抽出,然后再注入酒精,使囊腫不再長大。二是肝囊腫“揭頂”手術,即在吸凈囊液后,將大部分囊壁或所有游離的囊壁切除,就像將房頂揭掉一樣。此外,肝囊腫手術也可在腹腔鏡下進行。
2.囊腫繼發感染:肝囊腫繼發感染時,患者可有肝區疼痛、發熱、血白細胞升高等炎癥表現,應及時進行抗感染治療。
3.囊腫繼發出血:少數肝囊腫的囊壁血管可自發破裂,導致囊內出血。有的患者無明顯癥狀,也有的患者會出現肝區劇烈疼痛,酷似急腹癥。若保守治療無效,應進行手術治療。
4.囊腫扭轉:當懸垂型肝囊腫發生扭轉時,患者會出現劇烈腹痛,手術可能是唯一的治療方法。此現象甚為罕見。